评价指标

针对人文社科类17个一级学科,本研究组选择了10个评估指标进行数据的搜集与处理,这10个指标为: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教育部一级学科排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高校优秀成果奖、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优秀人才,具体如下图。

qweq

现分别对这10个评估指标所涉及的数据源做一简单介绍。

1. 国内外学科排名

1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QS学科排名(QS University Subject Rankings)涵盖了人文艺术、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与医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5个领域的36个学科。该排名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分别是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雇主声誉(Employer Reputation)和研究影响力(Research Impact)。

2)教育部一级学科排名

该排名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聚类排位。学位中心开展学科评估的目的,一是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的精神,服务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协同创新”的大局;二是服务高校,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帮助高校了解学科现状、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三是服务社会,提供客观的学科水平信息,为学生选报学校、学科和社会人才流动提供参考。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用于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重点支持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支持有利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支持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抢救和整理,支持对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建设等。国家社科基金设立重大项目、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西部项目、特别委托项目等项目类型,不同类型项目的资助领域和范围各有侧重。

3. 国际论文数据

“国际论文”是指我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并被SCI-ESSCIA&HCI收录的论文。本项统计针对2002-2015年间SCI-ESSCIA&HCI收录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一级学科的期刊论文,从论文数量、收录期刊、发文机构、发文作者、论文被引、研究重点等多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审视我国经济学、哲学、法学等一级学科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情况,为学术界和各学科领域的管理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数据。

4.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据

中文核心期刊以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七版)作为期刊选取的依据,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等任主编,北京多所高校图书馆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图书馆等多个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参加了研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题录信息采集的数据源为CNKI期刊数据库,该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5. 优秀博士论文与高校优秀成果奖

1)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教育部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经过严格评议选出的优秀论文。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优秀博士论文不超过100篇。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优秀博士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位委员会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对推荐学位论文进行初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承担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工作。为鼓励、支持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教育部还设立了“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对在中国内地高等学校工作的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给予5年的研究资金资助。学校与学科指导优秀博士论文的数量综合反映了高校科研人员的人才培养成果和科研论文水平。

2)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

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为表彰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而设立的奖项。该项奖励每三年评选一次,主要包括著作奖、论文奖、研究报告奖、成果普及奖。自1995年以来已评选七届,共有3955项优秀成果获奖,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

6. 重点学科与优秀人才

1)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其建设目标是:使一批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其中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国家重点学科一般按照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分设,其口径以现行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依据。

2)重点研究基地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称: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基地是科研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是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研究的新型科研组织,在产出创新成果,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带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高校注重质量提高、注重内涵发展,加大支持力度,使重点研究基地成为“211”、“985”工程平台建设的核心和支撑,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都有相应的建设标准。

3)优秀人才

目前选取“长江学者”作为国家级优秀人才的一个指标。“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由教育部和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及其领导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筹资设立的,于1998年正式全面启动。从2011年起,教育部开始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从2015年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增设了青年学者,重点支持高校面向海内外培养引进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恪守学术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Back to top